讳莫如深
2021-07-14 浏览0次

讳莫如深是一个成语故事, 讳莫如深是什么意思,出自《谷梁传·庄公三十二年》:“何也?讳莫如深,深则隐。苟有所见,莫如深也。”讳莫如深的意思基本解释为原指事件重大,讳而不言。后指把事情真相隐瞒得很深。

讳莫如深

讳莫如深

“讳莫如深”之“讳”,为隐讳、避讳之意。“深”,是重大之事。原是指隐瞒重大的丑闻,出自《谷梁传.庄公三十二年》。

鲁庄公非常宠爱妃子孟任,因此想让孟任所生的儿子子般继任为国君,但庄公还有几个兄弟也有资格继承王位,因此王储之事一直悬宕未决。

庄公临终前,问他的弟弟叔牙谁可以继承?叔牙推荐另一位兄弟庆父,但庄公对庆父有心结,并不赞同。又问另一位兄弟季友,季友回答:“我愿尽全力支持子般继任。”

庄公听了才放心。后来季友设计毒死了叔牙,等庄公去世后,就辅佐子般代行国事。但这种作法引起庆父不服,于是派人将子般杀害,立庄公的另一个儿子闵公为国君。

两年后,又将闵公杀害,并再意图谋害继位的僖公。僖公也是庄公的儿子,庆父打算断绝庄公的后代,便可名正言顺继承王位。不料僖公已先被季友带出国,庆父眼见计划落空,不得不逃出鲁国,前往齐地的莒国避难。季友后来将僖公带回鲁国继承王位,另一方面要求莒国交出庆父。

庆父在押解回国的途中,要求僖公原谅未果后,自缢而亡。庆父为夺王位两弒嗣君,致使鲁国动荡不安,后因而有“庆父不死,鲁难未已”之语,比喻首恶不除,则祸乱不能平息。

孔子将这段历史写入《春秋》中,但对于庆父出奔,只写了一句:“公子庆父如齐。”

“如”是去之意,也就是对这段历史,孔子只说庆父去了莒国,但实际上庆父是逃往莒国的,为什么用“如”字而不用表示“逃”的“奔”字呢?、

《谷梁传》说:“讳莫如深,深则隐,茍有所见,莫如深也。”意思是孔子认为这段历史是鲁国的重大丑闻,没有什么事情比这更需要避讳的了。这样的解释,充分表达出孔子用沉重悲痛的心看待这场国家悲剧。

后来“讳莫如深”被用来比喻将事情隐瞒得非常严密,不为外人所知,而不专指国家大事。

上一篇:摧枯拉朽

下一篇:前倨后恭

热门故事